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力避“谣言倒逼真相”的尴尬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8-01 17:38:09 【字号: | 浏览量:

力避“谣言倒逼真相”的尴尬

 四川日报评论员

来源:《四川日报》

 

本月26日起,成都市将在部分交通流量过大、拥堵严重的街区,根据车辆号牌的尾号实施为期15个月的临时性限行。这一针对非公共交通机动车辆的举措,意在缓解成都为加快地铁、二环路高架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造成的拥堵。政令发出后,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仅从相关网络新闻的跟帖回复看,表达的民意似乎对这一举措并不理解。这项有利于城市交通长远发展的措施,为何在网上的反馈信息中会呈现上述情形呢?

成都这些年的都市化进程很快,经济迅猛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和购买力,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是一个典型标志。但与此同时,小城镇和周边农村人口也越来越向成都这类公共设施建设本已欠账过多的大城市集聚,造成公共交通设施和建设的滞后。多年前制定的一些解决方案,如地铁等快速城市公共交通运载系统等,由于工程浩大,必然会对本已不堪重负的道路交通造成新的影响,因而进展缓慢。这是一个看似矛盾的逻辑怪圈: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拥堵,必须通过加快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来解决;而要尽快缓解矛盾,就必须超越常理加快建设步伐,这又将对本已拥堵不畅的交通产生新的瓶颈和影响。但是这样的道理,并非每一个市民都能认识,都能理智地约束自己,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作出必要的妥协。于是在这种情形下,一旦一项直接涉及其出行的政令规定出台,又在其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颁布,那么反响就可能超乎决策者预料。

坦率地说,这次对于尾号限行的异议和意见,不少是被一些媒体误读后又错误解读所误导,如将成都的尾号限行与其他城市已有的限行规定相提并论,没有看到成都尾号限行仅是一项在加快地铁设施建设阶段的临时性措施。而因为规划部门过去在应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规划中,缺乏长远科学的谋划和设计,不少城市道路建设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用新的规划和重复建设替代以前的规划和建设,这也加剧了群众的焦虑——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在这类民意表达中,还有不少市民是因为对城市人口和交通流量的增长速度等相关情况了解不全面,因此对限行规定出台的基础状况难以作出正确判读。

不理性的民意,乃至一些谣传谣言,也常常因为信息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而起。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令法规出台,如果在调研阶段就与群众见面并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反对和不理解就会少得多,给人误导的谣传也就少了传播的市场。此次尾号限行虽属 “治堵”良策,却招来令人遗憾的不和谐声音,问题恰恰出在方案制定阶段缺乏透明和公开。甚至在一家外地报纸已经刊载了这个信息后,有关方面还对成都媒体的询问“保密”,以致网上传言纷纭,引发在曲解基础上的民意反弹。直至成都市政府在当天下午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了这一限行的具体细则之后,谣传和误解才得以平息。这是一则典型的“谣言倒逼真相”的荒谬逻辑例证。

不独一项仅仅涉及城市交通管理的临时性措施如此,在当前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果在规划制定阶段缺乏透明度,信息发布不及时,就容易在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中引发不信任和浮躁心态,给各类谣传小道留下传播空间。但愿“谣言倒逼真相”的尴尬,也如同成都尾号限行一样,仅是一个非长久的临时性状态。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