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机关党建

打造现代城镇体系 再造一个新开封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4-20 00:00:00 【字号: | 浏览量:

打造现代城镇体系 再造一个新开封

—聚焦副中心城市建设“六大体系”之新型城镇体系

本报记者 刘洋

来源:开封日报

  

核心提示

市委书记吉炳伟指出,开封要实现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必须构建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体系。立足开封实际,我市谋划了构建“六大体系”的发展思路。从今日起,本报将聚焦“六大体系”,站在新闻的视角,调查我市新型城镇体系、综合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创新驱动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及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干部群众对“六大体系”建设的愿望和对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期盼。

在新型城镇体系、综合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创新驱动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六大体系”中,新型城镇体系是载体。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近年,我市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重要支撑、中心镇为重要支点、新型农村社区为重要依托的“四位一体”建设格局,为加快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A 新成就:新型城镇化建设硕果丰

“这几年开封变化太大了,不说别的,光说路吧,以前坑坑洼洼,又窄又堵,现在是又宽又直又畅通,如复兴大道、郑开大道很漂亮,走在上面,心情真舒畅。”313,记者遇到正在环城公园里散步的市民肖鲲鹏,他深有感触地说,“好多断头路打通了,建设了很多新路,晚上城市亮堂堂的;环城公园建起来了,我们每天可以去娱乐健身;楼房盖得又多又高,很多老百姓搬进了新居,开封的发展实在太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变化,也推动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村民住上了漂亮的楼房,村村都有标准化的卫生室,路通了,灯亮了,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感觉生活很舒心。”通许县四所楼镇农民娄丽欣喜不已。

近年,开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乡开发空间格局,全面推进城乡建设。通过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完善老城区的旅游商贸功能,加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产业集聚功能,构筑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成效显著。

在高标准建设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随着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基本完成,设立祥符区,市区面积由547平方公里扩大到184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91万增加到169万,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预计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和旧商业中心改造为重点,我市全面推进老城区改造,强力推进“两改一建”,仅2014年就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281.4万平方米

我市把县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以产城融合为导向,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吸引各种要素向县城汇集,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实施规划提升、以产兴城等县城建设十大工程,县城面貌明显改观,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我市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完善提升中心镇功能,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小城镇是整个乡镇的“脸面”和窗口。针对小城镇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滞后、占道经营严重等突出问题,我市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按照“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在全市77个乡镇(涉农办事处)实施了为期一年的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市委农办副主任陈斌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我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建设,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在全市开展了“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使广大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市长侯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产城互动、科学有序”原则,加快构建“两核六组团(两核,即老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六组团,即尉氏县、通许县、杞县、祥符区、朱仙镇、运粮河组团)”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城镇体系,启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进键”。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两核六组团”城镇化发展格局的构建,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大开封呼之欲出。

B 新要求:“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

20141225,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该《战略纲要》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提出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和学校牵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社会保障和农村权益保障)”的实现途径,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进城农民公平参与发展、公平分享城镇公共服务和文明成果。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对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来说就是农民工的市民化。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无法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很多农民工出现“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新型城镇化的难点在于让进城人口有稳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市民化的坚实基础是要有就业机会。没有产业基础的城镇化只是唱“空城计”。要把城镇化这一“最大潜力”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关键是让进城者有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能安居乐业,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三大梦想”。

市政协委员侯慧芳建议,一是要强化产业支撑,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提供有力保障。把扩大城镇就业作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前提,千方百计稳定城镇就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就业容量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以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C 新示范: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领带动

城市框架不断拉大,道路纵横交错,商务综合服务体日渐成型,生活区人气兴旺……伴随着一幢幢新厂房的破土动工、一个个新项目的开工建设,飞速发展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日新月异,让人既熟悉又陌生。作为郑汴一体化的重要一翼,示范区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是开封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排头兵。“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是全省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在发展中,示范区必须大胆探索、率先引领,为全市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摸索路子、积累经验。”312,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范付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范付中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统筹三个方面、紧抓“四个切入点”,即统筹一产、二产和三产,统筹产业、生态和居住,统筹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以项目推进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必须首先突破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抓手。

以水稻乡规划建设为重点,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立足水稻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推动产业融合、产城互动,推动三次产业共举并进,着重将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举措。一是结合水源地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三水(开封西湖、黑池、柳池)、两轴(开岗路发展轴、稻一路发展轴)、一廊道(开封西湖—黑池—柳池周边生态旅游观光廊道)”的发展思路。二是重点打造了粮食、花卉、蔬菜、淡水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出10多个绿色保健果品知名品牌。

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统筹产业、生态和居住同步发展。坚持统筹推动城镇与乡村、产业与就业、社会与民生同步发展。一是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规划建设了学校、医院、市场等一大批民生项目。二是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

以“两改一建”为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整体发展。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城市综合体建设等工作,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条件。目前,该区启动42个“两改一建”项目,规划占地总面积1.8万亩,规划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完成房屋征收面积75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乡镇改办事处、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工作,8.9万农业人口融入城市发展,示范区城镇化率达到82.8%

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示范区坚持把8个产业园区作为开发建设的主阵地、产业发展的集聚地、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大力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空分设备和农机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产业集群日益壮大,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了多元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

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科技领域涌现新成果。奇瑞汽车、牧宝实业、新开电气、铁塔橡胶4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3家。奇瑞汽车自主研发的“无级自动变速器技术”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平原非标率先登陆“新三板”,盛达电机成功申报了全国仅限批10家的国家电机再制造中心。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中原创新创业园区首期开封市科技孵化港暨留学归国人员创业服务中心项目顺利启动。徐国洪博士的团队创办的“微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成功落户示范区。示范区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合作共建的“河南省转化医学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省内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引进的顶级平台。

以项目推进为切入点,掀起重大项目建设新高潮。示范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调整充实各个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理顺项目推进机制,项目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一是以79个省市级重点项目为抓手,重点产业项目快速推进。二是以开封西湖及周边区域全面提升为亮点,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开封西湖周边的园林规划绿化、市政配套、古建工程建设等16个项目加速推进,郑开大桥、东京大桥建成通车,开封西湖旅游项目全面启动。三是以中心商务区为重点,郑开大道两侧初具规模。目前,中心商务区在建项目25个,其中核心区域内的“两馆”项目和20个商务会馆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开封市民之家建成使用,有30多个市直部门和10多个区直部门在这里设立服务窗口近300个,着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以新建投和新惠投资公司为平台,采取PPP、土地预期投资开发权等多种模式,通过发放基金、债券多种形式,全力开展招商融资。二是以启动区、铁南区、运粮河区、水稻乡“四大片区”为重点,组织实施了道路管网、水、电、气、暖以及桥梁、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节点景观改造、绿化、亮化工程,力求把水系做活、绿化做美、道路做畅、功能做优。

D 新特色:打造副中心城市有机体

11,市政府办印发了《开封市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142020)》,提出以郑汴一体化为契机,通过与郑州联合做大做强,推动开封成为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为郑州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功能提供支撑和服务,提升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影响力,提升开封自身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和区域服务功能,强化开封文化旅游城市和消费城市的特色,增强地区性中心城市节点支撑能力。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再造一个新开封,副中心城市初具雏形;力争到2025年,全省副中心城市地位基本形成,“双核、六组团、多点”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黄龙组团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汴一体化和开封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开封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局面基本形成;开封市逐步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引擎和示范区。

市发改委发展规划科科长王玮介绍,根据该方案,我市将按照“双核、六组团、多点”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城镇间产业链接、交通一体、生态共建、服务共享,形成网格化、开放式的城镇空间布局。中心城区是新兴副中心城市功能和“文化强市”的主要承载地,我市将重点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强化文化底蕴厚重的优势和特色。“六组团”是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工业强市的重要支撑地,我市将重点完善和提升服务县域经济和居民需求的城市功能。中心镇和新型社区既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县域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单元,我市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统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同时,我市将逐步完善一般镇村功能,有序推进空间结构优化,全面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和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加快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E 新期盼:让生活更幸福

网友“汴梁旧友”认为,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造几条路、建多少高楼,不是把城市搞大、把街道搞宽、把灯搞亮,而是人的城镇化,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享受城市文明,就是要建设一个生态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让更多农民在家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过上幸福生活。

家住江南人家小区的居民高新海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先解决最基本的市民待遇问题,即农民工随行子女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让他们转移到城市,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提高,在城市实现安居乐业,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