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廉政建设

“三公”经费“隐身”问题不容忽视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2-20 10:55:28 【字号: | 浏览量:

“三公”经费“隐身”问题不容忽视

 

来源:经贸科

 

近年来,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铺张浪费之风,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中把“三公”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作为审计重点予以关注。审计中发现,近年来各单位逐步加强了对“三公”经费支出的管理,“三公”经费支出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也有部分单位通过财务上的变通处理,将“三公”经费 “隐身”,形成表面上的合规。其实质是没有将“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上升到更高层次上去认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对此现象,不容忽视。

“三公”经费“隐身”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将“三公”经费混入其他科目列支。由于有的行业会计制度只规定了一级科目,明细科目可以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有些单位便将“三公”性质的消费化整为零分散隐藏在行政费用支出中。二是将“三公”经费迂回变通列支。有的把应在本单位账面支出的事项直接转移到下属单位和二级机构,或将相关经费以拨出经费的形式拨付到下属单位,再通过下属单位变相列支。还有的单位内部建立有培训中心、内部食堂、廉政灶等,通过拨付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平时吃喝招待,但在单位财务账上又可以不反映招待费支出。三是将“三公”经费列入项目支出。严格实行“三公”经费预算管理的单位,将超预算的“三公”费用转移到项目中列支,挤占项目经费。四是将“三公”经费隐藏在账外列支。有些单位将收取的房租费、二级单位缴纳的管理费、国有资产变卖收益等收入不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直接用于 “三公”费用支出。五是虚开、套开发票规避“三公”费用。有些单位将“三公”经费开支发票转换成购买办公用品、会议材料、打印复印费、宣传等费用。

对以上行为,作为审计执法部门不能将其视作一般性财务处理违规,而应认真揭示、从严处理。一是要善于在审计中针对相关支出科目,仔细翻阅原始凭证分析支出的真实性。对有项目支出的单位要认真审查项目支出的范围和内容,逐项审核项目支出内容,揪出隐藏在项目支出中的隐性“三公”经费。二是应结合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在端出被审计单位“小金库”的同时,认真审查在账外列支“三公”经费的情况。要善于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审计过程中要根据被审计单位部门职能,分析其历年各科目支出结构,通过调查、询问相关人员,还原“三公”经费支出的真实性。三是关注“其他支出”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科目层级设置,对和“三公”经费支出较为相近的会计科目加以关注,并通过翻阅原始凭证予以验证,将隐藏在其中的“三公”支出找出来,使其无所遁形。四是要从严定性和处理。将“三公”经费“隐身”,掩盖“三公”经费支出的真实性不是一个简单的会计科目处理错误的问题,在当前来说,性质比较严重,应当从严定性和处理。将“三公”经费支出中典型的违纪违法问题,移送至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总之,“三公”经费审计应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着眼严肃政治和财经纪律,通过审计手段,去伪存真,发现问题的本质。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防止此类问题,以杜绝浪费,遏制腐败。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