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机关党建

谱写美丽开封新华章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4-20 15:39:21 【字号: | 浏览量:

谱写美丽开封新华章

——开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纪实

本报记者 刘洋 实习生 毛振豪

来源:开封日报

  

已经拥有众多荣誉称号的开封,如今又增添了一顶沉甸甸、金灿灿的桂冠——“国家卫生城市”。

32325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召开的全国爱国卫生工作会议暨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上,开封被授予了“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副市长马璞出席会议并代表开封市接过“国家卫生城市”牌匾。

马璞动情地说:“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我国城市卫生管理工作的最高荣誉,‘国家卫生城市’这块沉甸甸的奖牌,承载着500多万开封人的夙愿,凝结着全市人民‘九年磨一剑’的不懈追求,饱含着每一个开封人的心血和汗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9年的孜孜以求,9年的矢志不移,9年的风雨兼程,凝练了开封创卫精神。创卫改造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赢得的是人心。创卫让开封如脱胎换骨般变了模样——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生活更舒适,为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谱写了新华章。

坚持全民创卫 让群众得实惠

昔日的臭水沟,变成景观带;昔日的垃圾场,变成小公园;昔日的“泥水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开封市民通过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到了创卫带来的变化。

2006年,市委、市政府从改善城市面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大局出发,确立并实施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战略。在借鉴外地创卫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封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增强全社会卫生意识为突破口,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提升市民文明卫生素质。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学习落实到行动上,把行动落实到创卫工作上,把创卫工作落实到实实在在效果上,把创卫效果落实到群众满意上”的要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从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入手,让老百姓享受到创卫带来的实惠,用创卫成果感动群众,让志愿者带动群众,形成人人支持创卫、全民参与创卫的良好局面。

思想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高规格创卫指挥部,统一领导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同时,我市建立并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分包机制、督查工作机制、竞赛评比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机关干部包点促创建机制等项工作机制,狠抓任务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身体力行,靠前指挥,坚持每周下基层检查指导创卫重点工程和现场办公制度,强力推进创卫工作。市创卫督导组坚持每周两次督导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周,有力推动了创卫各项任务的落实。

为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增强创卫意识,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各新闻媒体积极开辟专栏、专版、专题,设立宣传栏目,各级部门、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卫活动、开展创卫志愿者行动,激发广大群众的创卫热情。同时,我市利用各级各部门的网页、电子屏幕、宣传栏和公交车、出租车宣传创卫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在市区主要路口、路段和公共场所设置了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题的大型公益宣传牌,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态势,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广大市民对创卫工作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自觉主动参与创卫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人人支持创卫、全民参与创卫的浓厚氛围。

在创卫过程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街道上随处可见佩戴红袖标认真值勤的“社区志愿者”,自备小塑料桶、小铲子、毛巾,沿街认真清除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小学生主动捡拾垃圾,形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市民自发地拿起各式“武器”除“四害”,打扫环境卫生……从上到下,从机关到学校,从城市到乡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把城市中的每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环境在优化,市民的生活品质在提升。

全力实施“五大工程”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以前,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东门外,破旧不堪、垃圾遍地的东京大市场,几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今,这里成了美丽的环城公园,成了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乐园。

在创卫过程中,我市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畅通上下狠功夫,累计完成城建投资约190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余项。

实施绿化工程。我市按照“水在城中流,城在林中建,路在绿中行”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原则,采取规划建绿、市场兴绿、拆违透绿、沿墙挂绿、依法管绿、科学护绿等措施,广泛开展“花园式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单位”“绿化达标小区”和“游园进社区、绿化进庭院、鲜花进家庭”等创建活动。近年,我市投资近50亿元,先后完成了城墙公园一期至五期、御河水系和开封西湖绿化景观、老城区42处街心游园绿地、复兴大道等多项绿化工程。市区绿地总面积达57万平方米,省级绿化达标道路28条,长度52.55公里,城市街道绿化率达95%以上,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

实施净化工程。以水、气污染防治为重点,我市强力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开展了以城市建成区淘汰燃煤锅炉、露天烧烤集中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河渠污染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整治、废品收购站点整治等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碧水工程”,强力开展市区河湖综合整治,市区河湖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实现污染物大幅减排,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通过实施“安静工程”,推进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市区实现了机动车禁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5分贝。通过实施“清洁工程”,强力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通过实施“厕所革命”,投资近2亿元,新建、改造水冲式厕所842座,建成区彻底消除了旱厕。

实施美化工程。我市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十二五”末将完成老城区5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我市狠抓“破旧楼体、破旧墙体、破旧阳台、破旧门店、破旧招牌”等市容市貌方面的“五旧”整治,先后整治临街墙体立面、楼顶面卫生123处,清理破损广告牌、灯箱4500处,取缔户外违章广告1705处,规范户外广告6000处,清除乱贴乱画20余万处。我市投资5亿元建成了全长1900的御河水系景观工程,投资25亿元建成占地6000亩的开封西湖及滨湖生态景观带,成为我市标志性景观。

实施亮化工程。我市积极实施河湖、道路、桥梁、公园广场、绿化带和临街建筑六项亮化工程,市区主次干道、背街、景区周边新增路灯、景观灯3.8万余盏,市区路灯覆盖率达100%,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达85%以上,亮灯率达99%,实现了道路亮、桥梁亮、楼体亮、牌匾亮、门面亮、橱窗亮,营造了优美的城市夜间景观。

实施畅通工程。我市积极实施以城区道路建设、交通秩序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近3年,我市新建市区主次干道80余条,总长207公里;实施道路改造工程80余处,排水工程5处;新修了复兴大道、郑汴物流通道,形成了便捷畅通的城市道路路网。我市新增公交车辆454台,新增公交站点198个,新开辟双层巴士观光1号线,线路总数达53条,新增线路长度93.5公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强力推进“六项整治” 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325,记者来到梁苑市场看到,这里路面两侧平整,熙熙攘攘的顾客在挑选蔬菜。摊主或与顾客讨价还价,或忙碌地摆放上架销售的新鲜蔬菜。穿着工作服的清洁工在市场上清扫垃圾。商户李晓兰说,过去,顾客挑选蔬菜时剥落的叶子和果皮经常撒落一地,大家到收摊时才会清理,现在都及时清理了。一边经营,一边清理垃圾,虽然比以前忙了,但摊位变干净了,到市场买菜的顾客也比原来多了。

在创卫过程中,我市强力推进餐饮及“五小”行业、背街小巷与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夜市、病媒生物、城乡环境卫生六项整治,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创卫水平。

强力推进餐饮及“五小”行业综合整治

我市以创建“五小”示范街、示范店、星级网吧活动为抓手,实行联合执法,在全市8735家小餐饮店(含饭店、食堂)、食品经营户、食品加工单位和1871家小浴池、小旅馆、小美发店、小歌舞厅、小网吧中开展了以健全卫生组织制度、改善硬件条件、完善“三防”设施、落实消毒制度、整治店面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取缔无证经营门店,对卫生不达标的门店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基本卫生要求的,坚决取缔,提高了“五小”行业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综合整治

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完善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的市政道路、绿化、环卫、路灯照明设施建设,落实清扫保洁制度,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对各类管线梳理捆扎,封闭居民楼垃圾通道,加大对非法小广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城市“十乱”的整治力度,强化联合执法,依法拆除市区乱搭乱建16000平方米,清理占道摊点2160个,改造背街小巷616条,整治居民小区549个。连续3年开展城市犬类专项整治,采取犬类持证领养方式,最终城市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强力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整治

我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改造升级、提高档次”的总体要求,投入5000余万元,分别新建了演武厅综合集贸市场、民生街综合集贸市场、丁角街农贸市场、夷山大街农贸市场、汉兴路农贸市场;投入400余万元,对市区宋都市场、工农市场、梁苑市场、包公湖市场4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成路平、灯明、水通、卫生、各种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市场。同时,新建各类便民菜店50个,分别采取整治达标、退路进场、拆除取缔等方法,取缔各类违规市场24个,全面清除了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的马路市场,实现了商品划行归市。目前,所有农贸市场功能分区明确,管理规范有序,设有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和蔬菜农药现场检测机构,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在指定农贸市场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活禽销售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了隔离屠宰。

强力推进夜市综合整治

夜市文化起源于北宋时期,历史悠久,全国闻名。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着眼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对原有夜市重新规划,合理布局,依法取缔街头小夜市17个,对政府批准的14家夜市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调整夜市管理模式,全部夜市下放区级管理,各区均设立了夜市管理机构。按照专家提出的“九要九不要”“六统一”要求,从夜市出市退市管理、卫生保洁、亮证经营、统一着装、统一餐车、餐具消毒、三防设施、水下水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规范整治。同时,在对夜市升级改造、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名优特色餐饮进店经营。投资1.9亿元的小宋城,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拥有大小店铺近200个,汇集全国特色名优小吃1000多种,成为全省最大、最好的室内餐饮文化街区;投资近2亿元新建的七盛角已正式营业,成为开封夜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投资800万元升级改造的武夷夜市,由原来的露天操作改造为室内操作。通过整治,我市夜市设施得到提升,档次明显提高,环境卫生整洁,秩序井然有序,食品安全放心。

强力推进病媒生物综合整治

按照市政府颁布的《开封市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我市建立健全了病媒生物防制组织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灭结合、综合防制、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清理“四害”滋生环境,共整治中小型水体44个、河道沟渠38条、垃圾中转站点112个、垃圾箱(桶)17068个、建筑工地129个、花房20个、养殖场274个、废品收购站230个、轮胎堆放地3处,封堵居民楼垃圾通道11065个,从源头上消除了“四害”滋生地;按照统一宣传、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消杀、统一考核的 “六统一”工作原则,我市每年春季在全市集中开展灭鼠和灭越冬蚊蝇,夏季灭蚊蝇、灭蟑,冬季灭鼠灭蟑活动;近3年,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四害”专业消杀和专项监测,“四害”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2013年我市被省爱卫会命名为“河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

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按照全国爱卫会统一部署,我市连续3年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在城市,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垃圾整治、污水整治,加快实施城乡改水改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规范“五小”经营行为,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现象;同时,加大社区庭院、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铁路公路沿线等部位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面清理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并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非法广告及各类建筑工地、垃圾密闭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周检查评比”和“有奖举报垃圾”等制度,市容环境卫生极大改善。在农村,以清理垃圾、污水坑塘、柴堆粪堆为主,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当前开展的“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不断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垃圾箱(屋)和密闭式垃圾运输车,完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排水设施,强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积极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建成省市级卫生村112个、卫生乡镇21个。

创卫为开封增添了光彩,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不少群众都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道路更畅通了,城市更美、更亮了,生活更舒适了,住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的心情更加舒畅了!”

市长侯红表示,创卫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荣誉,我市将倍加珍惜,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着眼于加强创卫工作长效管理,大胆创新创卫工作举措,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创卫工作机制,巩固创卫成果,以最大的信心、最强的毅力、最实的措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早日把古城开封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创卫9年来,开封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未来也将一直持续。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