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审计资讯 > 审计快讯

市审计局认真分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4-24 15:58:43 【字号: | 浏览量:

市审计局认真分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来源:经责办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及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活动。但是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1、先任命后审计,增加了审计工作难度。现实工作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加强干部考核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相违背,给审计工作带来影响。如果先任后审,形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往往使审计流于形式。

  2、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不真,或有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评价经济责任和廉洁自律表现,必须以真实的会计指标为依据。近年来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违法违纪行为更为隐蔽,会计资料的可信度差,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甚至造成判断上的错误。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对应审项目主要事实说不清,重大问题发现不了,特别是对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实,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揭露不了,反映不出事物本来的面目,出具了不真实的审计结论。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我国目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在于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及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无论多完善的制度,如不能执行就是一纸空文;不管会计人员的素质多么高,如果没有体制保障,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没有任何分别。体制既决定了制度能否得以贯彻执行,又决定了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否得以发挥。体制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因素,但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以体制为根本,三管齐下,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我国现已颁布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但在具体执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在责任的划分上与我国的实际不符,难以真正执行。笔者认为,应将会计原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用于会计法规制度中,在追究违规单位的会计责任时,只追究或主要追究起决定作用的人员的责任,对于表面应承担责任而实际不能起决定作用的人员从轻或不予追究。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使得单位的决策者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度,而不报侥幸心理。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由于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经济业务或所处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实际工作常常是跟着师傅学来的,其业务处理流程是否就是最佳的,根本不予考虑或者说无法考虑,因为他们没有把国家的相关会计制度和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应从加强会计从业管理入手,严格上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后续教育,对于不合格人员一律不准上岗。如果单位使用不合格会计人员上岗,可以由财政部门联合工商、税务部门同时对该单位亮红灯,使任何单位都不敢使用不合格会计人员上岗,从而确保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