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论坛

强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意识 彰显公立医院“公益”特性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12 13:50:14 【字号: | 浏览量:

强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意识 彰显公立医院“公益”特性

安徽省安庆市审计局   

来源:审计署网站

 

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现阶段,公立医院具有一些民营医院无法比拟的优势资源,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着解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的重要职责。近几年来,公立医院注重购置大型高新精专用设备,拓展诊疗范围,提升医院技术水平;扩大医院规模,改建新建医院基础设施,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医院的各项事业均得到较快的发展,门、急诊量、出入院病人人次、床位使用率均有大幅度增长,医院总收入快速增长,职工收入也相应有所增加。但通过审计发现,公立医院“非营利”意识不强,社会效益没有随着医院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而相应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与医疗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提供病人廉价医疗服务水平方向仍有差距。

一、存在问题

(一)医院药品费用比例按国家规定控制在医疗总收入50%范围内,有的医院已降低到35%左右,并且还在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由于目前占病人看病费用的主要部分并非是药品费用,而是呈上扬趋势的各项检查费和材料费用,病人治疗平均费用没有相应降低,反而在逐年提高。

2009年某病人某次住院费用为例,该病人住院总计34,518.39元,其中药品费用占35%,材料费用占37%,检查费用占13%,手术费用占8%,其他诸如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及空调费等费用占7%。该数字不难看出,虽然药品费用被合理地控制了,但检查、材料费用占到50%,超过了药品费用所占比例,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并不是降低病人看病费用的主要因素,而是其他各项检查及材料费用。某医院2008年各项检查费用及材料费用占医疗收入的46%2009年占医疗收入的50%.2009年与2008年相比,特种检查收入、放射收入增长比例均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80%,诸如化验收入、检查收入均超过40%,材料收入增长比例超过了50%,增长因素与医院增长的病人数量有关,但相比病人数量,增加费用平均水平是各项检查收入、材料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违规收费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破坏了公立医院的公益形象。根据《价格法》的规定,公立医院执行政府定价,并要求张榜公布各类检查项目标准,但是有的医院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方法或自立项目收费,或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收费,违规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如某医院通过开展某项监护项目检查,虽然收费立项尚未得到批准,可其通过与已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相组合的方式进行收费,一年的违规收入就有十几万元。根据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关于改革我省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皖价费[2003]220号文)规定,凡收费项目中除外内容中没有明确标准可以收取一次性卫生材料费用的,一律不予收取。然而审计发现,有的临床科室一次性卫生材料使用较多,医院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物价部门又明令不允许收取,就采用了按其他经批准可以收取的项目名称变相地收取一次性卫生材料费用,某医院一年变相收取一次性材料费用就达十几万元。另外还有通过重复收费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等违规行为。

(三)接受药品及医疗器械供应商的捐赠或赞助款项没有及时冲减成本,降低药品或材料销售价格,及时让患者获得实惠。有的医院接受药品或医疗器械供应商捐赠款或赞助款时,多数将其作为了医院收入,将其用在了医院开展医学交流及培训业务等活动中,而没有根据规定及时冲减药品或材料成本,降低其进价,降低其销售价格,让患者得到实惠。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财政供给所占比例较小,医院“公立”意识不强。医院收入由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某医院2009年财政补助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利用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取得的收益均属财政非税收入。但有的地方财政考虑医院业务操作流程的需要,均不要求其将医疗收入、药品收入上缴财政执行收支两条线,也不进行资金调控,对于其他如房租收入、进修培训等资金量相对较少的收入,也不要求其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再加上由于财政拨付资金相比医院取得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或其他收入较小,于是无论是医院领导或是职工都普遍认为,医院各项收入靠其自身努力取得,与国家扶持无关,公立意识较弱,较难将国有医院“非营利”、“公益性”特点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二)新项目的开展、新技术的引进,新的检查项目的增加而导致的检查费用、材料费用的增多,今后还将继续呈上涨趋势。某医院过去几年间共耗资近1亿元购置专用设备,其中购置价值一百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价值的占到一半,其中有核磁共振、16CT64CT等,相应增加的收费项目就有磁共振扫描等检查项目,最低的检查项目收费标准为500元;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最低的检查项目收费标准为100元。高新精专用设备的使用是各项检查收入、化验收入、放射收入、材料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后还将呈增长趋势。医院医疗收入总量在增长,虽然药品费用按规定控制了,但由于此消彼长,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费用在增长,患者看病平均成本在加大。

(三)医院追逐经济效益意识甚于对社会效益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院违规收费行为的发生,是患者看病费用成本增长的原因之一。多数医院内部都出台了综合目标考核及劳务奖励分配方案,目标考核办法及劳务奖励分配方案较大程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使医院各项收入快速增长。但审计发现,医院各项收入与各科室经济效益联系紧密,如化验收入,不仅与从事化验的部门收入挂钩,还与送检的部门利益有联系。医院为加强内部管理,强力推进医院内部成本控制制度,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于是有些必须发生的诸如一次性卫生材料等费用,本应由医院承担,却通过变相的方式转嫁到患者身上。

(四)外部检查监督人员医学专业知识缺乏,执法能力较弱,难以有效严格督促医院规范执行医疗服务行为,难以有效控制患者看病费用。2006年,省物价、财政、卫生等八部委联合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的通知》,“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依法从严处理,违法收入,要全额收缴财政”。近几年来,价格监督机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定期开展了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的重点检查,对医院发生的违规行为给予了处理处罚。然而医疗服务行为专业性强,进行外部监督检查的人员非医学专业的人员居多,只能从费用的发生着手,检查其有无提高标准收费、扩大收费范围等行为,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检查项目或材料的使用是否必须,是否存在重复检查情况等,由于检查人员的知识局限,无法认定。因此很难找出目前虽然药品费用所占比例下降了,但病人看病费用却没有相应降低的根本原因,从而难以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三、审计建议

(一)逐步加大政府性资金的投入,增强医院国有意识,强化医院“非营利性”意识,将“公益性”特点融入日常工作中,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鉴于有的地方财政目前财力有限,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等费用的目标难以实现,但也应逐步加大政府性资金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特别是人员工资及基本社会保险部分,让医院及职工切实感受到国家资金的投入,增强国有意识。公立医院作为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医疗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位置,应将其“非营利性”、“公益性”意识融入到日常医疗服务工作的点滴之中,经济效益要与社会效益齐头并进,多为患者着想,用低廉的费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二)较大幅度提高技术性收费标准,真正体现医疗水平和医生价值,重新寻找合理的医院收入增加点。上述某病人发生住院费用3万多元,但能体现医疗水平和医生价值手术项目收费也仅占8%。医生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强度的职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着较高收入的群体。但目前我们所在地区医务人员的收入远没有体现其技术含量和所承担的风险,医生收入较其所付出的知识成本和劳动价值还有差距,所能体现的医生诊疗收费标准依然较低。如根据《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收费》规定,住院诊查费每日仅2元,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对体现医疗技术水平的收费项目如抢救费等有所提高,但与成就一名有经验有水平的医护人员的知识成本仍然不能配比。一方面患者感觉看病贵,另一方面由于收费标准的不合理,反映不出不同技术等级的医生的医疗水平和价值的差异,因此建议调整部分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较大幅度提高能够体现医护人员技术价值的如诊疗费、手术费等收费,促使医院找到合理的新的收入增长点。

(三)严格控制各项检查、材料性收入,合理制定医疗材料费用成本,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费负担。鉴于目前材料费用占据患者医疗费用的比例不小,建议合理制定医疗卫生材料的费用成本,明确规定治疗项目中所需材料的收费标准,改变目前因材料进价不同而采取加成的方式导致的过高收费,将检查、材料费用如同药品费用一样固定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切实降低患者费用,减轻医疗负担。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