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非淡泊无以明志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2-06 13:09:35 【字号: | 浏览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

——“追随李文祥”系列述评之三

 

作者: 河 风   来源:河南日报

 

1

李文祥老了。

爱人陈宝珍也老了。

老两口满脸皱纹,满头白发……

飞扬的青春,曾是属于他们的。

坚贞的爱情,一直都是属于他们的。

2

李文祥的故事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李文祥的故事也是一个爱情的故事。

年轻时的李文祥刚毅英武,身穿挂满勋章的解放军军装;陈宝珍温柔漂亮,身穿大花格子的布拉吉。

布拉吉是苏联女英雄卓娅爱穿的连衣裙,也是全体苏联红军的情人“喀秋莎”爱穿的连衣裙。

穿着布拉吉的陈宝珍抓住了李文祥的目光,成了他永远的“喀秋莎”。

他们之间朴实的爱情、革命的爱情,经过时光的雕刻,慢慢酿造出了人间最浪漫的事。如同一首歌中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直到今天,老伴儿还时不时替李文祥整理衣扣;李文祥还时不时揶揄老伴儿“入党不够资格”;琐碎的生活打磨着他们的心性,他们也已经习惯了将生活过得淡然、平常、知足。

3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发现老英雄李文祥前,先是问陈宝珍是“怎么嫁到这里(范县白衣阁乡)来了”,李文祥老人接道:“我在那儿(福建)当兵的呀。” 

卢书记的敏锐,揭开了李文祥的传奇。这个传奇,和爱情有关,更和人生、精神追求有关。

这里,我们不是要把英雄的故事“庸俗”成英雄与美人的爱情故事,而是觉得,两人的爱情故事恰恰反映出中国人传统的价值取向;两人爱情故事的点点滴滴,恰恰折射出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那就是:安贫乐道、淡泊名利。

4

时下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儿,叫“淡定”。人们常常这样安慰着自己,也劝说着别人,可是当面对各种压力和诱惑时,却又难以做到。

“淡泊”或“淡定”这样的词古已有之,这是中国古老的一种价值观、生存观。无论是老庄哲学,还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都包含有这种意思。但他们宣扬的“退隐”、“出世”思想,却是求之不得之后的消极与无奈。

今天的李文祥,身上的“淡泊”却不一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时代赋予他的唯一使命,所以,不论在任何岗位,不论当干部还是当农民,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农村,对他来说都一样。该奋斗时奋斗,该退让时退让,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

有了这种心境,当面对荣誉、个人待遇、物质诱惑时,他就能够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淡泊”与“淡定”。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个平凡人最了不起、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战功赫赫的英雄到解甲归田、无名无利的农民,他接受了;

从一个美丽的福建女子变成了会做手擀面的河南老太婆,陈宝珍习惯了;

当组织上为落实政策接他重回福建“过好点的日子”时,他拒绝了;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文祥从容地享受着人生的甜,也淡然地咀嚼着人生的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穷乡僻壤安贫乐道,弃功名利禄“高隐”乡间,李文祥挥手之间,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5

别人享受着别人的享受,他淡泊着他的淡泊。

李文祥用自己的爱情故事、人生经历在帮我们认识和理解着“淡泊”的含义。

淡泊,意味着“既要勇于承担,更要勇于放下”。所谓“拿得起、放得下 ”是也。李文祥拿得起枪去杀敌立功,也放得下各种各样的荣誉;李文祥担得起当干部的责任,也放得下身段去当农民。

淡泊,意味着“能够面对现实,面对变故”。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也。回到农村,生活困顿。当老爹一顿抱怨他没钱没势的老拳挥向他时,他收敛起委屈的泪水,继续下地干活。

淡泊,还意味着“找准位置,找准方向”。所谓“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是也。李文祥找妻子,不高攀、不花哨,知道自己是农民的孩子,寻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老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李文祥在福建,上级让他当指导员,他却偏要干低半个级别的副连长。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选的位置不合适,自己难受,也给别人和事业添堵。

对于自己的选择、对于自己的处境、对于国家的困难,李文祥心里明镜似的,接受并快乐着。

6

写作《道德经》的老子是咱河南人。5000字的文章中,淡泊也被赋予了不少积极向上的内涵。

他写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李文祥没有读过什么书,未必知道《道德经》中的这句话,但他懂得做人和做事的起码道理。

因此,解甲归田的李文祥,没有像祥林嫂一样,没完没了说道战场故事,时时刻刻炫耀军功章的荣光。

走出了战场,他也就恬淡地走向了乡里乡亲,走向了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革命和建设中。

他所在的白衣阁乡因白衣娘娘而得名;白衣娘娘就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这种朴素的民间文化浸润了李文祥的心灵。

他要上战场,推翻三座大山,救百姓于苦难;

他入了党,将解放全中国视为崇高的责任。

如今,面对那些军功章,他说,“等我死了,放棺材里带走吧”。

为革命奋斗了几十年后,他身上来自传统教育的个人朴素情怀,已经上升到为国分忧、为民造福、无私奉献、舍弃自我的高度。

这,是艰苦奋斗中的淡泊;这,是摈弃功名利禄后的淡泊。

7

比比李文祥,我们应该“让欲望飞得再慢一点”、让心态放得更平一点。然而,物欲横流之下,有多少人越来越不淡定,越来越“慌得像个拾炮的”,急功近利……

有的人做出点成绩,就开始躺在功劳簿上,伸手向组织索取,一旦不能满足,就消沉,就沮丧;

有人抱怨人际关系太难处,好人越来越少;

“我的大学,我的梦,一毕业就失业”——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觉得只有自己这一代,才是最憋屈、最不幸的一代。

试问,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昂扬、奋斗。

过多的牢骚抱怨和过高的物质、权力追求,只能让人迷失自我,丢掉精神家园。

8

李文祥与上个世纪的50后、60后一样,也有过飞扬的青春,平淡的中年……

李文祥与80后、90后一样,也有过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困惑……

但是,李文祥很少抱怨过命运的不幸与不公。

16岁参加石友三部队打日本,23岁参加解放军解放全中国,32岁他复员转业为18级干部,38岁放弃干部身份回家当农民……

在每一个时期,李文祥都把自己火热的心融入到了时代的潮流里,融入了平淡的生活中。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诚哉斯言!

今天,市场经济时代,不少人都热衷于追富逐利,并也因此产生了一种困惑:难以满足、难以平静。因此,李文祥的“淡泊”就更有其现实意义。因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特别需要所有的人少一点欲望,多一份理性;少一点浮躁,多一些淡定。

9

李文祥对爱情是淡定的;对荣誉是超脱的;对利益是看轻的。

他仿佛在告诉我们:应该看淡的就该看淡,不该得到的就别去伸手!

他做到了这一点。于是,神马都成了浮云!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