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机关党建

于无声处品道德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10 11:47:39 【字号: | 浏览量:

于无声处品道德

 江苏省海门市委组织部  刘 伟

 

道德,从来都是一个备受时下关注的话题。可以这样说,从人类步入文明殿堂的那一刻起,道德便应运而生,一经出现,便起波澜,摇身成为舆论焦点和热议话题。关于道德一事,众说纷纭,总体来看,历朝历代人们对道德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消极的,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任何一个具备了人类文明基本条件的时代,其道德的基本面和主流肯定是好的,是进步的,若非如此,人类文明也不会向前发展了。

道德的确不好评价。但道德本身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人制定出来的,也不是自说自话、自我标榜,它主要体现在“无人知时、诱惑面前、百姓心里”,于无声处才能真正领略到道德的风采。

德在无人知时。《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东汉末年,杨震受任为东莱郡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接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知杨震固辞金”的故事,杨震也因此获得了“四知太守”的千古美誉。一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小事,影响竟是如此之深远,足见高尚道德之永恒魅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道德真正为众人所称颂,不是看你说得有多好,关键是要看你做得有多实;不仅要看你做得有多实,更要看你的道德底线守得牢不牢,而这个底线恰恰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人无人一个样,人前人后不变样”。古往今来,德之尚贤无一不是那些始终坚守本我的真君子。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德之士,就必须做到时时事事处处“三省吾身”,弄清楚什么事情是自己要主动去做的、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东西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什么东西不该碰,什么地方是自己要去设身的、什么地方不该去,这是一种合乎人之常情的根本标准,是一种无人知晓的自我约束,也是一种人生修为,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人知时方显德之本色。

德在诱惑面前。柳下惠其人为家喻户晓,其实就因为一个成语“坐怀不乱”。这个成语出于《荀子?大略》中,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老乡”。一次外出,路遇一受冻晕厥美女子,出于仁慈之心,遂用自己的衣服将该女裹在怀里,就这样孤男寡女在野郊荒庙中整整坐了一夜,直至该女清醒柳公子都没越雷池半步。面对如此这般诱惑,“柳下惠同志”能保持那份难能可贵的道德操守,我们不禁要为他的行为举止竖大拇指叫好,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不也立起了一座道德的千古丰碑吗?所以,道德无小事,事事总关情。当下社会,花花世界,我们每个人所面对来自权力、地位、金钱、美色等方方面面的诱惑数不胜数,扪心自问一下,有几个人真正能够hold住?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诱惑一旦让它成为现实也就不再那么让人着迷,甚至还会把你带向一条不归路,当我们回过头来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真正需要的不过就是挡得住诱惑的那份道德执着罢了,而这份执着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诱惑面前的道德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的道德一个清清白白的答案。

德在百姓心里。《史记?周本纪》记载了周朝建国的一段历史:古公父正式定国号为周后,爱民如子,积德行善,广施仁政,受到国人的高度拥戴。在一次应对戎狄部族侵犯的事件中,为了让双方百姓免于战火,他主动放弃武力争斗,周边部族和戎狄部族被他的高德大义感化,主动归附,周王朝至此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空前团结统一。美德尤胜于百万雄师也!古公父的故事深刻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的眼睛是衡量道德水准的最佳标尺,道德面前,虚情假意、标榜作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大多数人而言,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很难做到事业有大成就,人生有大作为,但道德的修为与成就却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自觉,因为道德本身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王侯将相也好,市井小民也罢,只要心存他人、情系大众,做合乎民情、顺乎民意的事情,你的道德制高点都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道德水准的高低就是你在大众心中的位置,道德的高度决定生命的厚度。

奉劝君一句:做自己该做的事,让道德追求成为一种自觉,让别人去评说你的道德去吧!

  •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