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审计局门户网站!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审计业务

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2-10 17:05:40 【字号: | 浏览量:

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

 (二一三年七月十五日公告)

 

2013年第5号(总第075号)

 

来源:省审计厅网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河南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河南省审计厅对2012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今年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民生、揭示风险、查处案件、强化问责,加大对省级预算管理情况、重大政策执行情况、重点民生资金使用情况和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审计,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服务、促进和保障作用。

一、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审计评价

2012年,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3.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0.4%,同比增长9.8%;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715.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9%,同比下降2.9%。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88.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99.1%,同比增长19.7%;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0.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59.1%,同比增长24.6%。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均完成4.6亿元,为预算的82.6%

从审计情况看,2012年,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有关决议,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围绕中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2012年,省级财政充分发挥调控经济运行的职能作用,统筹资金110亿元,加大对科技进步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资金26亿元,增加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的资本实力,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保障民生,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2012年,全省民生支出3611亿元,较2011年增加595.6亿元,增长19.75%,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72.13%,较上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财政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更加凸显。

——深化改革,着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省级所有部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试点,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项目支出评审结合度进一步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基本实现全覆盖,直接支付比例进一步扩大;非税收入征缴、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巩固。

——加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271亿元和省级财政结余结转资金55.9亿元编入年初预算,省级预算完整性进一步提高;财政拨款和非税收支一并编入部门预算,预算执行中科目调剂金额减少;省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但是,在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以纠正和改进。

二、省级财税管理审计情况

审计情况表明,省财政厅认真履行职能,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省地税局注重加强税收分析预测,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较好地发挥了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财政预算管理方面。一是省直部门上年结余结转资金编入预算比例偏低。2011年底,省直部门累计结余结转各项财政资金74.3亿元,仅有10.53亿元编入2012年度部门预算。二是部分中央专款分配不及时。其中:分配下达中央切块资金超过90天的共54项,资金23.87亿元;分配下达中央已定项目资金超过90天的共4项,资金1426万元。三是应作未作省级预算收入。17所省属高校将应纳入预算的收入1849万元缴入财政专户,5所省属高校将省级收入1507万元缴入市级财政。四是省直部门结余结转资金逐年增大,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项目资金分配方面。一是个别项目专家评审制度不规范。分行业、分类别的项目评审专家库尚未建立;24个项目的评审专家没有做到随机抽取;13个项目资金的分配结果未对社会进行公示。二是项目主管部门未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安排632个财政支持项目,资金3204万元。其中个别资金分配主管部门,在专家明确提出申报项目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仍予以资金支持,有个别工作人员甚至篡改专家评分,改变资金分配结果。

(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面。一是公务卡使用率较低,不利于对公务支出的监控。截至2012年底,省级尚有1163个单位未使用公务卡,占已办理公务卡单位的62%。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审批不严格,造成部分单位提取现金超标准。有606个单位2414个项目超标准提取现金2.3亿元,占纳入集中支付管理预算单位的32%

(四)税收征管方面。一是13个省辖市地税部门未及时足额征收63户企业的企业所得税3.49亿元。二是6个县(区)地税部门未及时征收38户企业耕地占用税2628万元。三是16个省辖市地税部门应征未征1487家单位文化事业建设费4890万元。四是4个市、县地税部门未及时将已征收的契税缴入国库2.46亿元。

三、省直部门审计情况

(一)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对17个省直部门、120个二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审计。2012年,上述部门和单位年初支出预算179.3亿元,占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的19.9%;实际执行153.8亿元,执行率86%。年度追加预算16.3亿元,执行7.8亿元,执行率48%。审计情况表明,省直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不断规范预算管理,推进预算公开,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不完整。8个部门和29个二级预算单位项目净结余、经营性收入等4.1亿元未纳入年度部门预算。二是少数部门预算编制不细化。其中环保资金3532万元没有明确到具体项目和单位。三是专项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5个部门和9个二级预算单位滞留闲置专项资金1.08亿元。其中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资金2021万元,已闲置近4年。四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执行不严格。其中:1个部门和7个二级预算单位未公开招标1.23亿元;4个部门和13个二级预算单位未政府采购743万元。五是借出款项未及时清理收回。4个部门和13个二级预算单位借出资金4068万元,未及时清理收回。六是决算报表信息失真。2个部门和5个二级预算单位决算报表不真实,涉及金额1356万元。

(二)省直部门会议费和三公经费审计调查情况。审计调查了省直14个一级预算单位、54个二级预算单位。2012年,68个单位会议费和三公经费支出共计1.76亿元。其中:会议费支出6422万元、招待费支出3968万元、公务用车运行和维护费支出6133万元、公务出国费支出1111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会议费手续不完备。68家单位共召开会议1394次,其中无会议预算的占36%。二是17家单位会议费支出超年初预算1543万元。三是31家单位未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四是11家单位在专项经费中列支招待费450万元。

四、财税政策执行审计情况

(一)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执行审计情况。2011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以来,省级国有资本预算实施范围不断扩大,预算调控作用初步显现。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企业未按照规定申报收益。抽查发现,9个省直部门所属的51家企业未申报收益,其中盈利的22家企业少上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637万元。二是对不按时上缴收益的企业,征缴部门未采取具体处理措施。三是项目进展缓慢,影响资金效益。如省级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0万元,用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河南正粮种业种子基地建设,项目计划20128月完工,而截至20133月底,项目尚未启动。

(二)省财政直管县财政制度改革落实审计情况。2012年,14个财政直管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0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1.98亿元。审计情况表明,14个县实行财政直管后,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显著提高,各项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逐步提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财政收支事项脱离人大监督。其中:4个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未报经同级人大审查和批准,涉及资金41.8亿元;5个县超收安排6.1亿元未向同级人大报告;3个县农业、科技等重点支出调减3.6亿元未报经同级人大审查和批准。二是财政收支不真实。其中:7个县通过虚收空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2.9亿元;3个县应列未列支出10.4亿元,形成虚假财政收支平衡。三是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12个县应配套资金11.1亿元,实际配套6.5亿元,少配套4.6亿元。四是13个县通过改变科目入库、违规退库等方式截留省级收入1.02亿元。其中土地出让价款5497万元、罚没收入3330万元、社会抚养费1340万元。五是违规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其中:8个县政府自定政策减免77个项目9483万元;9个县住建部门减免54个项目7261万元。

五、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审计情况

(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情况。截至2012年底,全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19.24万套,累计保障家庭总人数280.8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6.92%审计情况表明,我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筹集不到位。20102012年,11个省辖市本级、77个县(市、区)土地出让收益中少提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3.85亿元。二是工程招投标不规范。12个省辖市本级和37个县(市、区)的126个项目存在违规评标、虚假招标等问题,涉及合同金额50.86亿元。三是不符合保障条件的19207户领取廉租房住房补贴。

(二)住房公积金审计调查情况。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了购房贷款,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资金支持,为加快城镇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住房公积金缴存数额悬殊大。全省有9个县(市、区)由于财力紧张,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比例低于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5%的最低缴存比例,而金融、证券、移动通讯、烟草、电力、高速公路等行业又存在超基数限额缴存的情况。二是违规放贷。截至2011年底,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向第三套购房者或贷款手续不完备购房者发放贷款8459万元。三是行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取的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闲置。

(三)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政策执行审计调查情况。对9家省属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9家省属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收入逐年增加,医院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审计调查发现:两家省属公立医院的35类用量较大的常用药品中,34类药品售价均高于医保定点药店售价,平均高出22.74%,通用的16种医疗设备器械和40种医用耗材采购价格均高于其他公司的采购价格。5家医院采购部分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未严格进行招投标,涉及金额2.1亿元。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审计调查情况。对17个县(市、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共调查了165个乡镇卫生院、104个村卫生室。审计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违规购进和使用非基本药物。按照有关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调查发现,112家乡(镇)卫生院和76个村卫生室在规定药品目录外购进和使用非基本药物,分别占调查单位的67.9%73%。二是药品采购价格偏高。抽查发现乡镇卫生院购进的292种药品,有126种药品网上集中采购价高于医改前购进单价,且高于医改前零售价格。三是配送公司存在配送药品品种不全、配送不及时和擅自配送非中标厂家药品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患者常用、价格便宜的药品,经常出现断货现象。四是村卫生室建设和设备配置不足问题突出。

六、支农惠农政策执行审计情况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审计调查情况。审计调查的132个县(市、区),20102012年工程计划总投资75.46亿元,计划解决157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审计情况表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农村饮水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不科学,项目建成后废弃。如固始县城郊乡大棚村集中供水站于2011年建成,投资144.5万元,尚未投入运营,就因城镇开发而废弃。二是一些地方存在串通投标和借用资质的问题。调查发现,6个县(区)28个标段的施工单位串标,合同金额3980万元;8个县56个标段借用资质,合同金额3374万元。三是部分县(市、区)工程设计未经招标,直接委托给省辖市水利部门所属的设计单位。商丘、周口、开封3市所属县(市、区)全部委托给市水利局水利勘察设计院,设计费高达6183万元。驻马店水利勘察设计院承担上蔡、平舆、遂平3县的工程设计,该院将设计费的75%返还3县水利局,共计233万元。

(二)农业种植业保险政策执行审计情况。对14个省财政直管县种植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20112012年,14个省财政直管县玉米等农作物参保面积1664万亩,各级财政拨付保险补贴资金1.82亿元。审计发现,套取、侵占种植业保险补贴资金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虚假参保,套取财政补贴资金。12个县存在种粮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不知情、且未投保的情况下,由乡镇政府、村委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以农户名义代缴保费,与保险公司共同虚构农户参保信息、编造虚假保险档案资料,套取种植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达3157万元。如宜阳县9个乡镇政府代垫保费128.29万元,虚假参保。中国人保财险宜阳分公司据此套取财政补贴资金513万元后,返还乡镇216万元,主要用于乡镇经费等。二是虚假理赔,套取种植业保险理赔款589万元。如中国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保险夏邑分公司共取得11个乡镇小麦和玉米保险保费收入130万元。其中村干部和保险公司业务员代垫保费26万元、财政补贴104万元。保险公司通过虚构理赔档案,支付上述人员58.4万元。经商丘市公安局鉴定,人保财险公司理赔档案资料中所盖4个乡镇政府印章为假印章。此外,还发现保险公司没有按照规定将理赔款直接发给农户、农业保险凭证没有分户承保等问题。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审计调查情况。对50个县(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情况表明,我省各地积极整合各类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投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展顺利。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足且较为简陋。调查的582所寄宿制初中和小学中,有281所学校学生宿舍面积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寄宿需求;29所学校未配备学生食堂等必要的生活设施。二是部分地区师资力量向县城学校倾斜,造成城乡师资结构失衡20062011年,50个县从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选调6828名教师到县城学校任教,从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选调4658名教师到乡镇所在地学校任教。学历高和年轻教师由基层向乡镇、县城流动,加剧了基层骨干教师的短缺。2011年,有12个农村教学点仅有1名老师,负责教授13年级学生的全部课程。

(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审计情况。对16个省辖市和7个省直管试点县(市)20112012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进行审计,项目投资总额11亿元。审计情况表明,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基本合规,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项目论证不充分,选址不合理,管网设施不配套,项目建成后即闲置。抽查的257套污水处理系统中,除9套没有完工外,103套处于闲置状态。二是部分项目责任主体不明确,后续管理不到位。已建成的垃圾处理系统难以有效收集和转运,部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或已经丢失损毁。如邓州市文渠乡70个垃圾箱中有66个丢失,1座垃圾中转站未使用。三是部分项目竣工验收不真实。如汝州市2011年连片整治项目,在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出具了项目设计合理、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的验收结论。

七、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一)全省38个污水处理项目审计调查情况。对11个省辖市、19个县的38个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37个已运营的项目覆盖区域面积790.6平方千米,设计日处理污水242.5万吨,实际日处理污水217.44万吨。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县自备井使用情况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污水处理费流失。10个省辖市本级和16个县未掌握的自备井供水量为5.47亿吨,占总供水量的45.75%,污水处理费流失5.47亿元。二是再生水资源未有效利用。2012年运营的37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的出水水质标准较高,生产的3.02亿吨再生水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污泥处理不达标。24个项目的26.84万吨污泥含水率高于规定标准,未经处理,直接填埋,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四是16个市、县未按照供水量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7410万元。五是8个市、县的15家企业欠缴污水处理费1634万元。

(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草案)审计情况。对宛坪高速南阳至内乡段等4条高速公路进行了审计。四条高速公路竣工财务决算(草案)金额97.22亿元,审计核定投资95.28亿元,节约投资1.94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146家施工单位工程量计量不实、多结算工程款7400万元。二是挤占工程投资、多计建设支出1.2亿元。三是部分工程项目未公开招标,涉及投资3.66亿元。其中河南禹州至登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经公开招标工程项目投资达3.29亿元。四是71家施工、监理等单位使用不合规票据列支费用4.38亿元。五是8家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工程2.13亿元。

(三)部分省直单位建设项目审计调查情况。调查的25个基建项目概算总投资63.6亿元。审计调查发现,部分工程招投标不规范。如省社会主义学院迁建项目和省荣军医院病房楼主体工程投标单位串标,合同金额分别为7249万元和4919万元。洛阳荣康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外墙干挂石材未经招标,采购单价每平方米278元,比市场最高价超出118元,由此多支出工程款386.5万元。

八、审计查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和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线索,省审计厅向有关部门移送事项217件。其中移送司法机关25件、纪检监察机关86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106件。案件查处中着力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共查处个别基层单位或个人套取、截留涉农补贴资金、征地补偿资金、医保资金等案件线索79件,涉及资金3241万元。二是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暗箱操作,进行围标串标案件线索51件,涉及资金11.34亿元。目前,对于移交的案件线索和重大违法违规事项,相关部门已经查处完结121件,给予相关责任人各类处分263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8人,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61人,行政警告35人。其余案件线索,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查处中。

对审计查出的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省审计厅已依法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要求限期予以纠正。相关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截至目前,10个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查处的问题已经得到纠正。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审计项目,省审计厅积极推进审计公告制度,发布审计公告18篇。

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省审计厅及时向省政府报送审计结果报告39篇、信息专报34期,省政府领导均予以充分肯定并作出了批示,责成有关部门研究整改。712,省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省政府要求,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强化问责,全面进行整改,并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省政府将继续督促检查,全面情况另行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九、审计意见

(一)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完善项目库建设,强化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加快本级预算批复和转移支付资金下达进度;加强预算绩效评价成果利用,促进资金分配和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加强对结余资金、结转资金的管理,对闲置时间较长的结余结转资金,统一平衡预算;纠正向单位基本账户继续拨付资金的做法,明确预算单位基本账户资金的清理期限,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收付的监督职能。

(二)完善财政项目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开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的管理监督,从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评审专家库、发布项目申报指南、抽取项目评审专家、具体组织现场评审、公开公示评审结果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钱的长效机制,避免资金分配方面存在的不公平、不公开、不规范问题。

(三)采取专项措施,规范招投标活动。对招投标情况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治理活动,严厉打击规避招标、围标串标、虚假招标、违规评标、违规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生违规招标行为的业主实行问责制,对在招投标活动中行贿受贿等触犯刑律的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四)严肃财经法纪,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加强项目立项、资金管理、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和工程后续管护的全过程监管。对资金管理缺位、项目实施滞后、工程质量差、资金损失浪费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实行问责;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和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要依法严惩,保障财政资金切实发挥效益。

  • 关注公众号